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背後必有德人指点?(1 / 2)

加入书签

第130章 ︱背后必有德人指点?

「这就是事实,商上校,敌人对A2丶A5丶B2丶B3丶C1防区的试探性进攻全部失败,我们估计敌人总计伤亡800~900人,仅你所在的方向敌人就损失了大约300人。」

参谋长简述了整条战线的情况。

不是吧?全天未得寸进?

商克盯着几张电报纸,满意道:「这算是坏状况下的好消息了,伊凡罗斯人完全轻视了城防体系,苗头很好,争取让他们兵败布达珀斯。」

「胜利?」拉茨/耶内少将淡然一笑道:「我只知道布达珀斯是入侵者的墓地,同时也是我的墓地。」

虽无必胜之把握,但有必死之决心!

商克赞赏的点点头,然后说:「我们的对手挺聪明的,不能轻敌,图哈契弗斯基可能过几天就要调整进攻战术了。」

「那就『见招拆招』。」

「这个成语用对了。」

野战和巷战是两个概念,尤其是进攻大都市可谓极其困难。

伊凡罗斯和罗曼尼亚军队上下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是怎样的可怕对手,许多人在二十几个小时以前还天真的认为这座城市唾手可得。

经过这些天的紧急布置,布达珀斯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座杀机四伏的要塞城市。

商克甚至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这摆明了是要让初出茅庐的敌人一上来就挑战地狱难度。

现在的伊凡罗斯军队几乎在任何方面都多少逊色于历史上四二年的苏军,即使抛开主观因素,只比较客观因素,伊凡罗斯步兵部队的武器装备也不尽如人意。

历史上苏军是在苏芬战争吃亏之后吸取了教训才开始重视冲锋枪的,此前只将冲锋枪视作下级军官的专属武器。

现在的伊凡罗斯军队亦是如此,平均下来一个连只有三四支PPD捷格加廖夫冲锋枪,PPD冲锋枪与众多战间期冲锋枪一样仍采用费时费力的铣削工艺,而且仅配备二十五发弹匣,并没有大容量弹鼓。

【配图】

在这种无比缺乏自动火力的负面客观条件下,帝俄士兵们强攻布达珀斯市区的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

当他们在狭窄的楼梯间和巷子里拉着大栓的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咒骂帝国战争委员会的权贵们。

然而,士兵们的遭遇是上层军政大员无法感同身受的。

残酷的近距离作战从11月3日持续到11月6日,三面进攻布达珀斯的伊凡罗斯与罗曼尼亚军队进展甚微,第113步兵师甚至报告已经蒙受接近30%战斗减员重大损失。

对于布达珀斯方向止步不前的情况,帝国战争委员会极其不解,只是一味的质问图哈契弗斯基大军兵临城下为什麽拿不下半座城市。

维罗妮卡的精力主要被奥德河方向的百万大军对决所吸引,她没有多少馀暇来评估次要问题。

「陛下,第10集团军和罗曼尼亚第9军针对布达珀斯的进攻受挫了。」科瓦廖夫少将小心地说。

这几天第三次亚历山大攻势——奥德河战役处在最激烈的关键阶段,所有人都极度紧张,维罗妮卡已经两个晚上没睡好了,科瓦廖夫不想因此勾起她的怒火。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