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2 / 2)
当着裴璋的面,宫人不知该不该说下去。
萧衡看了他一眼,示意宫人不需顾忌,直说便是。
“冀州军情有变,当地刺史与何启联手兴兵造反,还预先让信使呈了檄文……”宫人是萧衡信重的内侍,然而说起谋反一事,仍是面色煞白,声音里难掩慌乱。
萧衡闻言,蓦地冷笑起来,仿佛早就预料到了会有今日:“狼子野心,终究是藏不住了!”
何氏这代子息不多,何方当初因着水患和刺杀一事栽在裴璋手里,这也罢了。可何砚本是长房颇受重视的嫡子,这才叫他娶了公主。谁想未能使得何氏权柄更重不说,反倒成了活生生的靶子,连累整个家庭都担上了谋逆之嫌。
御史台得了授意,咬着公主与废太子之事不放,又有以裴氏为首的政派处处倾轧,这样连番镇压,终是迫得太后与他们生出异心,何砚也因为公主之死而被问斩。
光是死了何砚一个,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何砚的父亲何启深知家族如今的处境,与其等着某一日再被扣上罪名一一分解诛杀,还不如趁着卫国忙于对付胡人,拼杀出一条生路来。
“过去是潜龙勿用,而今机缘已至……”裴璋起身,极为端正地向着萧衡行了一礼:“还请陛下允我北上平叛。”
倘若没有确切谋逆之证,反倒是树大根深,难以翦草除根。眼下帝王宁可冒着断腕之险逼反,不仅是为了切下这毒瘤,更是为着削去在朝中盘踞多年的外戚之权。
萧衡敛眉沉思,沉默许久,才站起身盯着他。
“此去路远,你身子向来不好,不必勉力随兵出征。至于平叛的人选……朕……”
他嗓音略带沙哑,以至于这番话也说得很慢。
裴璋听清了,也将帝王眉间的郁结和犹豫尽收眼底。
他望着萧衡,身形笔直,衣袍上被日光及亭下枝叶筛出沉沉的暗影:“何启并非易于之辈,且冀州离胡人颇近,倘若有所差错,后果便非同小可。”
裴璋声音不大,如冰玉相击,清晰而微冷:“我心意已定,陛下不必顾虑。”
萧衡好一会儿没说话,亭中便安静到了极点。半晌后,他才面色凝重地点头。
“既如此——”他顿了顿:“除去薛将军,朕会让谢家次子与你同去。”
闻言,裴璋微怔了一下,便听萧衡又道:“他虽说年轻,却已显出几分将相之器。此次平叛权当是历练,若是可堪大用,日后也好扶持一番。”
裴璋低垂下眼,安静听着。
“是。”
*
阮窈许久没有好生沐浴过了。
连日风尘碌碌,她手掌因为缰绳而被磨出茧子,大腿内侧的擦伤就连她自己都不忍多看。
随着霍逸回到他在雁门的府宅,洗漱过后,无穷无尽的倦意便随之涌上来,令她这一觉睡得无比香沉。
翌日再醒来的时候,浑身都泛着酥麻又酸软的微疼。
府里侍奉的人并不多,且个个乡音浓重,阮窈与他们说话,几乎半数都要靠猜。唯有一名年纪不大的阿念,官话说得略好些,告知她将军早就带着阮淮去了城外的军营。
她又多问了几句,得知霍逸在雁门这里驻守的时日还不算很长,平日里也不常回来。
或许因为靠近边陲,这所府邸陈设很是质朴,光秃秃的,没有栽植什么花,更不像是九曲斋,有随处可见的修竹与松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