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5(1 / 2)
要带孩子,不要工钱,时间上也从容些,不用早起忙碌。
可杨招娣觉得,带孩子不费多大的事,她认真干活不偷懒,怎么就不能要一份工钱了?
今儿的豆腐一百多斤,那就是三百多个钱,正常妇人干活,一个月才二百个钱。
她也不要多,就一月拿二百就行。
这会儿周家夫妻没出声,兄弟之间的事,一个弄不好,就会伤了情分。
“不如出去卖豆腐?卖得多赚得多,一斤豆腐给我二文就行。当然了,这只是对你,至于旁人……一百斤豆腐给我二百五十文。”
杨招娣今日亲自卖了豆腐,一百多斤里有一半都是她卖掉的,这么一算,她今儿就赚了五六十文。
这还只卖了半天,要是卖上一天……杨招娣更加兴奋起来,都坐不住了。
“三弟,你真好。”
这分明就是送银子给她花。
温云起笑了笑:“二哥一个月工钱一两半。”
周大喜码头扛包,一个月能赚个八钱左右,但一般的工头都只包午饭,早晚饭得吃自己的。而码头上的吃食都挺贵,再怎么省,一个月也要花一钱多。
这工钱都不是比码头上高一点儿,而是翻了个番。
周大喜瞬间无措:“这是不是太多了?”
温云起一笑:“明天可没有这么轻松,咱得多泡豆子。”
周大喜立即点头,他也希望弟弟能多赚,弟弟赚得越多,他这工钱就拿得越稳。那他一年就是十几两银子进账!
这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想到这儿,周大喜饭都吃不下去了:“我现在就去泡豆子。”
“不行!”温云起跟他解释了一下泡豆子的时辰,“泡得太久,豆腐出不来,出来了也不多,还影响口感。”
“这样?”周大喜一脸惊讶,随即皱眉,“这些窍门,就不要告诉我了。”
周母深以为然。
不过,还是那话,兄弟之间的感情夹杂了利益,他们做长辈的不好插嘴。
杨招娣没有注意兄弟俩之间的事,兴奋地给孩子喂饭,脑子里已经在盘算着要去哪几条街卖豆腐了。
当日夜里,温云起泡了上百斤豆子。而周父早在午后就去镇上催促铁匠,半夜里把锅搬了回来。
和昨天一样的时辰,全家起身,开始忙碌起来。
村子里的周家干得热火朝天,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最先得知这件事情的是周大椿的妹夫。
周大玉就嫁在隔壁村子,夫家姓李。周家夫妻选女婿时,有一点私心,他们不想让女儿嫁给独子或者是只有一个儿子的人家。那样女儿的生育的压力会很大。
虽说周母很能生,也有人说当娘的能生,女儿同样也能生。但这事情不绝对,村里多的是连生好几个女儿,身子都生破败了却还要喝苦药汤子生孩子的女人。
就像是杨招娣的娘,前后生了四个闺女,第五个孩子才得了儿子。
身子破败了,家也越来越穷,儿子难得,全家都宠着,为了给儿子好日子过,嫁女儿时几乎是卖女儿,脸都不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