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0(2 / 2)

加入书签

巳正,庆贺正式开始,太后素手净口,在一众随同下,向殿宇中新请的菩萨像,虔诚的上三支高香。

随后十六皇子十七皇子大公主,以及随同而来的其他皇子跟着上香,再是京中贵妇,士绅豪族,最后才是平头百姓。

? 如?您?访?问?的??????????發????页?不?是?ì????ù???è?n?2?0????⑤??????????则?为????砦????点

孟跃混在人群中,静静看着这一幕,佛说众生平等。可为菩萨庆诞辰,敬高香,也分三六九等。

平头百姓是这庙里最底层,但真正的底层却连栖兰寺都进不来。

韦驮菩萨殿前排起长龙。

太后一行前往后山,十六皇子从下人手中接过木笼,递到太后手中,笼门打开,笼中鸟争先恐后飞出,其他人纷纷效仿,寂静的山林一时鸟语不绝,走兽不休,热闹不输前殿。

此为放生。

太后眼神明亮,这一会子功夫,额头渗出汗,十六皇子关切道:“皇祖母,可要歇息了。”

太后摇摇头,“哀家身子还撑得住,之后还有什么仪式。”

十六皇子温声道:“之后就是布斋饭了,今日是韦驮菩萨诞辰,意与与众生同乐。”

“这个好。”太后笑道,眼尾挤出浅浅的折痕,添了几分慈祥。

他们顺着后山下山,山脚下的斋棚里,备着斋饭了。

太后挥开左右,亲自布施第一碗斋饭,来人是一名小少年,七岁光景,衣衫叠了三四个补丁,洗的发白,衬得皮肤有些黑,其貌不扬,但一双眼睛很清澈。

他举着篮子,等太后将斋饭打在篮子里的海碗中,对太后腼腆一笑,羞涩的道谢。

太后眉眼一弯,觉着这孩子十分讨喜,又是佛门之地合眼缘,心里动了念头,想把人带身边,刚要开口却见小孩儿提着篮子跑远了。

太后心下有些可惜,将汤勺还与僧人,乘车回宫。

大公主试探道:“皇祖母若喜欢那孩子,孙女带人去寻他。”

太后摇头。

大公主便不说了,她垂下眼,遮掩眼中情绪。

不论大公主还是十七皇子,又或是其他贵人,都以为这个孩子是十六皇子特意寻来讨太后欢心的,好趁机把这孩子塞太后身边做眼线。

太后回到宫中,傍晚承元帝陪她用晚膳,饭后母子二人夜话,太后提起白日事情,眉眼间可见愉悦。

“哀家闻十六从小体弱,只想着他做个富贵闲人,今日栖兰寺一行,他处处有条理,事事妥帖,那么多人也协调的好,没生出乱子,是个可用的。”

承元帝也舒缓了神色,“之前十六也处理过好些事情,有些做的好,有些还是差了火候。”他指太子在谯城赈灾时闹出的乱子。那时是十六皇子负责后勤。

念及太子,承元帝眉头又微微蹙拢,浮现哀色。

太后端起茶呷了一口,道:“如今你把昌哥儿那孩子带身边教导,愿不步他父亲后尘。”

顾昌是已故太子和太子妃的长子,虚岁十四,肖似太子,承元帝对他很是怜惜。

“不会的。”承元帝语气有些急,见太后看过来,承元帝缓了缓,“昌哥儿秉性纯良,十分贴心。”

太后默了。

宫里夸人聪慧,不一定是好话,骂人笨,也一定是坏话,要结合当时情景去揣摩。

但此刻承元帝夸顾昌秉性纯良,贴心。可见是真喜欢顾昌,这其中有没有因为太子的移情缘故就不得而知了。

殿内的炉香袅袅,热意微醺,承元帝见天色晚了,欲起身告退,却听太后道:“既然老七都分封了,其他成年皇子也分封出去罢。”

太后看着承元帝的眼睛,主动替承元帝找补:“从前你说皇子们经不住事,分封出去管理不好一地。如今连十六也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