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4章 先下手为强(1 / 2)

加入书签

第164章 先下手为强

罗恩在会议上并没有立刻做出决策,要如何对付那家山寨厂商。

他只是先了解了基本情况,比如对方的成本控制丶零件供货渠道等。

最后大家分析下来发现,他们很可能也从新加坡那里,进口了电机等关键核心。

因为用所谓的国产替代的话,价格根本压不下来。

印度政府从五十年代就开始执行「进口替代」政策,目的是为了扶持国内的工业化发展。

大到机器设备,小到电子手表,甚至某些零件,全部被赋予了两到三倍的高额关税。

普通工厂主,根本买不起进口货,只能用落后的国内设备。

偏偏它们还价格奇高,最后只能把成本嫁接给产品。

一台普通的桌扇,价格往往高于500卢比。

苏尔电器走了捷径,打通海关后,有源源不断物美价廉的原材料来进来。

这也是为什麽苏尔电器的产品,明显低于市价的原因。

现在政策开放,关税逐步降低,其他工厂也开始找类似的门路。

竞争似乎越来越激烈了。

「老板」阿希什小心翼翼的敲了敲门。

「我让你收集苏尼尔电器的资料,好了吗?」

「都在这儿。」阿希什屁颠屁颠的递上一个档案袋。

「最近工厂怎麽样?」罗恩随手打开。

「工厂没问题,但工人们很激动!」

「嗯?」罗恩抬头。

「他们都说那家苏尼尔电器的老板是恶棍,他想抢走大家的饭碗。」

阿希什悄摸摸的观察罗恩的脸色,然后添油加醋的把事情说了一遍。

大抵就是工人得知这件事,叫嚣着要去砸掉对方的工厂。

他们不充许有威胁苏尔电器的存在,更不充许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有消失的风险。

他们在孟买找不到比这儿薪资更高的工作,也找不到像罗恩这样,把他们当人对待的工厂主。

「贫民窟里的人,准备组织人手去对方的工厂门口抗议。」

「是不是你在背后煽动他们?」罗恩看着他。

「听...老板,这一切都发自大家的内心。」阿希什有些心虚。

「让工人们安心生产,其他事情我会搞定。苏尔电器这里积压了很多订单,

雨季还没结束,鬼知道什麽时候又停电。」

罗恩不想让工人们参与这件事,除了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外,手里的订单也是问题。

印度虽然地广物博,但能源奇缺。

就说供电吧,农村不提,就连孟买这样的大城市也隔三岔五的停电。

尤其是雨季的时候,线路被烧毁是常有的事。

维修工磨磨蹭蹭,即使塞小费,也要三五天时间才能搞定。

因为停电,苏尔电器七月份的产量,预计会比上个月低三成。

产能急缺的情况下,哪有功夫搞示威游行,抓紧时间生产才是正理。

那可都是利润,都是卢比!

至于那家苏尼尔电器,罗恩正在琢磨其他办法。

「阿希什,你去打听一下,那个苏尼尔有什麽背景。」

「是,老板。」阿希什最近也结交了一些报社朋友。

苏尔电器在孟买已经不是无名之辈,马邦的本地报社经常会过来做报导。

一来二去之下,当然就熟了。

示意拉珠去泡杯茶,罗恩随即拿起桌上的档案看了起来。

苏尼尔电器,或者说风神电风扇,大概在五年前成立。

这个时间段有点意思,正好处于80年代末,是印度经济逐渐陷入危机的酝酿阶段。

只从这里就可以推断出,苏尼尔电器应该是有些背景的。

91年对印度商界来说是个分水岭,在那之前成立的公司,或多或少都有政治裙带关系。

那时候许可证制度还没废除,私企可以涉足的领域被如迷宫般的条条框框牢牢拴住。

公司能生产什麽,可以使用什麽技术,可以雇佣什麽人,都有严格规定。

塔塔这些巨型企业,把控了石油丶能源丶钢铁丶港口等基础工业。

他们财力雄厚,可以通过贿赂拿到相关行业的许可证,然后在这套死板的体制内有限度的腾挪发展。

但这些大公司没有国外劲敌的挑战,效率也十分地下。

因为这些家族的掌舵人想的,并非要如何生产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而是如何得到政要的照顾,他们只要将关系疏通到位,就有机会扩张商业版图。

除开这些重工业,剩下的如腌菜丶火柴丶挂锁丶木制家具等数百种商品,都被留给规模较小丶生产力一般的小公司。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