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0章 1390:是你们逼我的(下)【求月票】(2 / 2)
「小声些,万一被祈中书知道了,小心主上出征之后,廊餐每一道菜都加胡荽。」
胡荽这种植物,爱的人喜欢,不爱的人闻到味儿都想皱眉,更别说入口了。偏偏王庭崇尚节俭,绝不允许朱门酒臭肉的丑闻。光禄寺每次准备的廊食都经过精心算计,不苛求官员光碟,但浪费的食物也不能超过一成!
万一每一道菜加胡荽,那真是个噩梦!
御史想想那个场景,喉头忍不住泛酸。
官员交头接耳,嘀嘀咕咕。
「……元良还知道他们不爱吃什麽?」
沈棠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她还是头一次知道祈善私底下用这种手段报复「政敌」,可爱得有些犯规了哦,「恶谋」的人设崩塌了呀。
祈善道:「这有什麽难的?」
为了控制成本,廊食菜谱一开始都是固定的,方便宫外采购,价格清晰。不过主上体恤臣工,觉得大小朝会天天早起够辛苦了,臣子的餐费可以再提高点,每天的菜色也要尽量有新鲜感,于是才有了现在的廊食制度,菜谱每个月轮值一遍,不可谓不丰盛。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每个官员的偏好。
沈棠外出打仗让祈善监国,用百官的话来说就是「时无山君,泼猴称王」,廊食菜谱被祈善把控,隔三差五会冒出几道御厨灵机一动的创新,搞得挑食的官员叫苦不迭。
沈棠笑得肚子都有些疼。
「难是不难,但元良这麽做有损威名。若来日青史说起这一段,后世之人说不定真以为政斗是改菜谱,让御厨做黑暗料理。」嗯,说不定康国还能得一个美食荒漠称号。
「内斗逞凶是什麽好名声?」用黑暗料理折腾对手,也比将人斗死好些。至少前者能让人会心一笑,后者只会让人感慨朝局黑暗。
祈善不在乎后人怎麽书写他们这一段,但涉及主上,他仍希望史书都是正面描述。例如在主上当政时期,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想看人心险恶的,史书哪一页没有?
沈棠赞同点头:「元良此言有理。」
难得主上回来一趟,光禄寺是卯足了今儿,尚食局的御厨全部出动,十八般武艺全部使了出来,大大宽慰了沈棠的五脏庙。在外出征,各方面的条件哪里能抵得上王庭?
沈棠拍拍吃得滚圆的肚子,打了个嗝。
感慨道:「满足!人生极乐!」
吃饱喝足要散步消消食。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元良可有监国人选?」
搁在正常人,监国绝对是个独揽超纲的美差,但沈棠帐下这些人对此持相反意见。画地为牢,还不如随军远征来得痛快。监国有什麽好的?天天坐班,迟早要坐出痔疮。
据医署透露,百官生痔的比例还不低。
祈善眸光微微一亮,似乎看到希望曙光近在眼前了:「主上这是愿意带着臣了?」
「元良这话说的,好似我是那出征多年归来会带着新欢,冷落旧人的将军。」将军出征三年,归来身边带着貌美惊人的表妹/师妹/军医/军师/郡主/公主/白月光/朱砂痣。
这个桥段不适合她。
祈善叹气道:「主上难道不是吗?」
出去西南一趟都带回什麽妖魔鬼怪了?
沈棠:「……」
祈善笑道:「所以还是跟着放心。」
沈棠:「……」
这个笑话有一点点冷。
新的监国人选有些不好选,一来沈棠绝对信任的心腹都喜欢往外跑,二来百官之中不喜欢往外跑的私心较多,也不好镇住局面,康国交给他们不放心。沈棠心中也犯难。
祈善心中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主上觉得士藏如何?」
栾信这些年一直在前线活跃,再加上本人反应速度问题,谢器名义上是吏部侍郎,很多时候也会兼职吏部尚书的活儿。本身性格也稳定,在百官之中也有不小的名望,能服众。再者,他虽出身谢氏,是谢氏家主,这些年跟谢氏的关系也是肉眼可见的僵硬。
自身立场更倾向于寒门这边。
士庶生出矛盾也能从中调节缓和。
沈棠摇摇头:「士藏怕是不够。」
沈棠考虑过谢器,他确实是天选坐班打工人,但性格守城有馀,万一出点儿意外事件,怕是要焦头烂额了。不过,沈棠也将祈善的建议考虑进来,准备再挑选几个辅佐。
「微恒如何?」
祈善最中意的人选还是宁燕,但他更清楚自己敢开这个口,宁燕也敢打上门——这就很奇怪,何时监国也成了避之不及的活儿了?
沈棠道:「微恒可以。」
说着又有些可惜苗讷。
要是袁抚郡不出问题的话,苗讷从袁抚郡回来就能顺利入朝,辅佐虞紫也可以的。
祈善不提宁燕,但沈棠提了。
「图南坐镇的话,我更放心一些。」
散步一圈还是没彻底决定人选。
其实监国人选还是件小事,沈棠现在要发愁的事情更多——其中之一就是兵源了。
跟中部全面开战,康国现有兵马还不够。她在西南一战吸纳的兵卒,其中相当一部分不是良家子出身,多为地痞流氓甚至是落草为寇的匪徒,整体战力松散,秩序散漫。
将他们调教好并非一日之功。
沈棠当年最早的班底就是土匪奴隶,一路磕磕碰碰耗费多少心血,她最为清楚。眼下又要开战,不少官员就在这方面动了点心思。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沈棠夹在中间,算盘珠子扑她脸上。
_(:3」∠)_
呜呜呜,临近过年,早餐铺子都停光了,最爱的糯米饭也没得吃了……对了,退朕实体书的封面已经有了,在大眼仔那边【因为审核的原因,书名有改动,从「朕」变成了「孤」,念着不太通顺,但香菇那时候也想不到好的替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