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8(1 / 2)

加入书签

同裴璋相谈起此事。

“佛学兴盛,自世宗皇帝起便是如此。江南更是遍地生根,如今骤然勒令僧徒还俗——恐将惊起不少风浪。”

裴璋饮了一口茶水,淡声道:“天下耕地,佛要占去千万顷。且僧人不纳赋税、不服徭役,贵族富户亦不乏借寺庙藏金者,这是你我当年在钱塘亲眼得见。”

“道理虽是如此,可这刀由你来执,岂不是又会陷于风口浪尖,成了旁人的眼中刺。”

其实阮窈也觉得,拆人家寺庙不大好。可这政令也算是温和了,不过是择选僧徒中有特长技艺,或是违戒者,勒令他们还俗,而非无休止地扩增下去。

裴璋不以为意:“如今士族式微,正是改制最好的时机。政令层层递下,如若有人阳奉阴违,一并拔除就是了。”

“那你此行一去,要何时才会再回洛阳?”陆九叙仍是面含愁色。

他闻言,只是转眸望着手执鱼竿的阮窈。暖黄色的日头洒落在她发丝和脸颊上,衬得一张脸孔都好似盈盈发着亮。

“这便要看我夫人的心意了。”

阮窈知晓裴璋并非是随口一言,然而她也估摸不准归期,只好说道:“朝中若有紧要的事,你先回洛阳也不打紧,总归我还有阿娘陪着……”

“不可。”他话语里浮上一丝淡淡的不悦:“既是同去,岂有不同归之理。”

陆九叙扶额叹气,表情更为痛苦了。

*

琅琊郡的战事早已消停。

阮窈与阿娘当年是逼不得已才离开,这会儿再返乡,说是荣归也差不多。毕竟人人都知晓他们洗去冤屈不说,阮家小女更是嫁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高门,夫君甚至抛下朝事,专程伴着她们母女归家。

祁云是个闲不住腿的人,她喜气洋洋装扮一番,要去见从前的友邻,还非将阮窈也拉上。

裴璋令人送她们过去,自己则留下,亲手帮她整理宅子里剩下的诸多旧物。

这是一件琐碎且冗杂的事。然而于他而言,却像是透过种种零散的碎片,穿梭一年又一年的光阴,再伸手触及到幼年及少年时的她。

裴璋乐此不疲。

直至他从阮窈闺房书架的最底层,取出一个已然腐坏的竹匣。

匣中藏着一些她与人往来的书信,其间少许是幼时好友所寄,更多的,却是谢应星的信笺。

裴璋捏住纸张的指尖忍不住用力,可最终还是控制住了自己,没有逐字逐句地去细致阅览。

他原想一把火烧成黑灰,却又难得有几分踟蹰起来。如若她回来后寻这些信笺而不得,恐怕会猜到是被自己所毁去,必然是要同他置气的。

思来想去,他仍是不愿再惹得她伤心。

于是裴璋将竹匣又封回去,而后叫人藏去屋廊暗处满是灰尘蛛网的杂物间深处,确保她绝不会察觉。

为今之计,只盼着阮窈莫要再想起这些不值一提的旧事,全身心唯有他一人才是。

琅琊郡东滨大海,西临城阳,裴璋从前并没有踏足过这里。

虽说已入了冬,阮窈仍是带着他去了一趟东莱。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